將廚余垃圾分類收集,再由餐廚垃圾處理企業(yè)加工成肥料,肥料再運回小區(qū)營養(yǎng)花草。2日,一種全新的廚余垃圾“消化”方式首次在武漢某小區(qū)實施,政府也計劃逐步建立以市場化為導向的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體系。
據武漢市城管局透露,目前武漢生活垃圾日產量已達6000多噸,其中60%都是廚余垃圾。這些垃圾連同其他垃圾被拖至處理廠填埋或焚燒。隨著垃圾不斷增多,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嚴重,武漢的垃圾處理能力也面臨極大考驗。
在萬科潤園小區(qū),標有“廚余垃圾、可回收垃圾、其他垃圾”字樣的三個垃圾桶一字排開。小區(qū)居民聶小姐介紹,樓道里也設有收集容器,自己做飯時只用把菜葉、殘羹等廚余垃圾歸類打包,丟進指定的垃圾桶就行了。每天凌晨會有人準時來收,不會產生垃圾異味影響生活,很方便。
事實上,多年以來,武漢不少小區(qū)包括街頭都在推行垃圾分類,但是由于末端垃圾分類運輸處理還未實現,因此,分類垃圾與未分類垃圾“殊途同歸”,都被拖到垃圾填埋場或焚燒廠處理。
而在該小區(qū),此問題得到解決。小區(qū)物業(yè)與華麗環(huán)保、華科環(huán)境工程系聯(lián)合“編織”廚余垃圾處理鏈——廚余垃圾經分類收集后,由生物降解塑料袋包裝,送至建在新洲的堆肥場,經過堆肥處理,轉變成肥料。肥料可用來種植蔬菜或者“回”到小區(qū)營養(yǎng)花草。
據了解,目前,廚余垃圾無害化處理已是武漢解決垃圾圍城、進行垃圾無害化處理的一項重要工作,政府也將嘗試對餐廚廢棄物的收運處理進行補貼,逐步建立以市場化為導向的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體系。